《深圳晚報》整版報道 21世紀是新材料的世紀,深圳新材料產業在良好的發展基礎、完善的政策及金融環境支持下,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國內處于先進地位,所覆蓋的細分領域眾多且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我認為,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的重大歷史機遇下,深圳必能創造新“深圳速度”,建成世界級新材料創新中心、技術轉化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陳壽(左四)參加華南化妝品包裝精品館開張儀式壹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各地,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熱土,每天都能從報紙廣播上得到有關深圳的消息?!皩W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出生在福建寧德,1980年參加高考,我的高考化學成績拿了滿分。據了解當時全國僅8人達到這個成績,從此我也與化學、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外,我的數學和物理也是接近滿分,剛好應了當時那一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響亮口號。 正是出于對數理化的興趣,我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應用化學系。中科大嚴謹的治學理念、開放的學術氛圍給我打下深刻烙印。本科畢業后,我留校繼續攻讀了3年研究生。在中科大求學的8年時間,我像海綿汲水一樣吸收知識,不僅更深層次學習專業東西,還學了機械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這對未來我走入社會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基礎。來深圳實踐所學 實現個人價值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各地,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熱土,每天都能從報紙廣播上得到有關深圳的消息。許多流行歌曲、流行文化也是從港澳傳到深圳,再傳到內地其他城市,深圳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大家都想到經濟特區闖一闖、看一看。同時,我有不少大學同學畢業后來了深圳,發展得不錯。我自己對深圳的未來更是滿懷期待,希望自己所學能為經濟特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 1988年,我研究生畢業來到深圳石化集團。該集團在1987年6月準備上馬一個重大的石油化工項目(簡稱“876”工程),急需一大批學化工的技術人才,我當時就是奔著這個工程來深圳。 深圳的發展最開始是從羅湖區人民南路、國貿那一片和西部的蛇口開始的,發展面積還比較小。1988年來到深圳的時候,蓮花二村那一片都是很偏僻的地方。在我印象中,那時從福田到南山沒有水泥路,開車都要一個多小時,碰上下雨天,路面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在集團總部習得企業管理經驗 出乎意料的是,“876”工程最后由于環保等原因下馬了。我當時心里有點小郁悶,本想著奔著大項目、大工程來深圳,沒想到最后“黃了”。既來之,則安之,我只好到集團下屬與材料有關的公司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先后在集團下屬幾個單位的不同崗位上歷練。 在基層干了幾年后,我被調到集團企管部,從事計劃調度等工業企業管理工作。當時深圳石化集團是深圳的十大百億集團之一,不少領導都是從內地大型企業過來的,帶來了很多大型國企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集團逐漸發展成為了深圳的一個明星企業。 深圳的發展一直備受國家關注,許多中央領導人都會到深圳考察調研,也有不少領導來過深圳石化集團。集團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在社會上也有一定名氣,曾經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舉辦過現代企業管理成果的發布會。 在企管部任職期間,除了見了不少世面,我也學到了很多類似PDCA等現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這對我日后管理企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當時集團邀請北京理工大學郎志正教授(曾任國務院參事)擔任質量顧問,我也跟郎教授比較系統地學習了質量管理的有關理論。貳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企業,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是與生俱來的基因。到下屬企業“游泳實戰” 1996年,集團領導找我談話:“你在集團做工業管理,下面有好幾家工業企業都沒干起來,與其紙上談兵,不如你自己下去實踐?!鳖I導指的是一家叫深圳石化麗星豐達塑料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也就是現在深圳市通產麗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 石化麗星成立于1984年,早期主要做洗潔精瓶子、油瓶等非常傳統的產品,后來引進了日本、瑞士幾臺先進生產設備,希望能借此轉型升級。但出于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轉型成功,規模也做不大,與兩家日企合資后,日方還派了日本技術和質量人員駐廠幫助,也沒什么起色。 當時,公司每年的營業額徘徊在1800萬元左右,雖然沒虧損,但一直處于經營規模小、產品落后、客戶低端的情況,集團希望能改變現狀。 我在石化麗星任職常務副總,主要協作總經理開展內部管理。在新崗位上,集團領導以及公司時任總經理辛宇都對我十分信任,總經理除了市場,其他內部的經營、管理、研發都讓我放手去干。 從行業對標找差距成了首要任務。第一次去日本開董事會期間,日方股東專門安排我到日本企業參觀考察。 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已經實現了工業自動化,股東的一家同行業工廠,偌大的倉庫就一個人管理,從倉庫到生產車間都是無人化運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此次考察參觀對我來說觸動很大。 怎么才能改變現在生產落后、產品低端、客戶低端的情況?在日本學習回來后,我們就開始認真思考變革。 這個行業的標桿客戶是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資生堂等國際品牌企業。管理最精細的屬日本企業,當時我們邀請了日本寶潔兩個技術人員來我們公司考察指導。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們認真學習日本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對產品和技術精益求精的做法,生產的產品逐漸從低端傳統向國際上最高標準轉型。 除了向日本優秀企業學習,我們還向歐美的企業進行考察學習,這對我來說又是一次巨大的觸動。 當時歐洲的同行擁有現代化全自動設備,申請了很多專利,產品也非常高端,這使我們心生羨慕?;貋碇?,我們馬上設立了技術中心,以國際一流企業的標準,在理念、產品和技術上都做了很多創新。 隨著研發隊伍的不斷壯大,公司產品創新能力得以加強,公司發生了質的變化。2010年,公司的技術中心獲評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有了這個國字號金字“招牌”的加持,公司業務更加紅紅火火。企業混改成功并上市 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完成生產經營上的變革,還在公司改制方面實現了一次重大變革。 2001年前后,深圳石化集團旗下十幾家公司包括我們都面臨著改制的問題。石化麗星的出路在哪里?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 當時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張思平就國企改制問題來公司調研,認為石化麗星是深圳國有企業中最具創新精神的工業企業之一,提出了一條混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模式。 在市政府和國資委的關心指導下,深投控將石化麗星剝離到深圳市通產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收購日方股份,在存量基礎上引入員工持股和社會資本,公司更名為深圳市通產麗星有限公司,可以說是深圳較早一家混改成功的國有企業。 企業混改之后怎么辦?我當時提出上市的可能性。于是,我們從2005年開始就按照上市的標準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思路去改造公司。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通產集團時任領導李真、陳志升的親自操刀下,2008年5月18日,我們終于成功上市。 公司從一家名不經傳的小企業轉變為客戶優質、產品高質、業態豐富、產業鏈完整的上市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專業從事創意設計、新材料與新產品研發、高端制造、包裝物循環利用的國有控股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為高端化妝品、食品、保健品提供塑料包裝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龍頭企業。 雖然現在通產麗星的體量和規模都還不是很大,在深圳500強企業中也只排在200多位,但從創新載體、創新能力來看,公司擁有4個國家級創新載體,排在深圳前列。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可以說通產麗星的發展變化就是最好的印證,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企業,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基因。深圳市通產麗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奉賢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叁 打造新材料生態服務體系,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助力行業集群化發展。牽頭成立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 2009年,國家開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深圳新材料產業已初具規模,擁有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并且覆蓋眾多領域。 深圳擔當全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領頭羊”的角色日漸明顯。同時,新材料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對推動深圳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深圳市政府決定把新材料打造成為深圳市第四大戰略新興產業,讓我牽頭在深圳召集一些行業優勢相關企業和機構成立新材料協會,協助市發改委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新材料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在市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在諸多新材料企業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高交會前夕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終于成立了。協會有了第一批88家會員單位,其中新材料行業企業50多家,打造了集產業鏈、產學研、資本推動為一體的創新型協會。我被選舉為首屆會長,作為創會會長,我感到這一個莫大的榮譽,也賦予我帶領行業繼續前進的動力。加強頂層設計,打造產業生態 協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承著做好政府和企業溝通的橋梁及紐帶,搭建“官、產、學、研、資、介、用”創新合作平臺,以推動深圳市新材料產業振興發展為己任的宗旨,積極為企業、政府提供服務,促進整個行業開展工作。 協會成立之初,我們在按照AAAAA行業協會標準開展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計劃—— 第一個三年重點打基礎。 搭建了八大產業服務、六大專業服務,獲得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新材料窗口平臺的建設資格,并獲深圳市技術轉移等系列資質。 第二個三年拓邊界。 為了更好地服務細分專業領域,協會先后牽頭成立“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深圳市石墨烯協會”“深圳市3D打印協會”等十多個協會。并協助其他省市如江蘇、重慶等建立新材料協會,帶動企業積極擴展發展區域。 第三個三年打造服務生態。 依托產業千億龍頭企業、發展起來的細分龍頭企業、前沿新材料創新的資源優勢,加強龍頭企業和協會服務平臺的聯動,打通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的融合,打造產業集群。深圳先進電池材料集群在國家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名單中獲前三。 “十四五”期間,協會將積極協助深圳市政府打造新材料細分行業產業集群,積極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 協會成立以后,還積極協助國家、省、市參與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等新材料規劃和政策的制定,協助國家工信部開展各項政策的研討和宣導,承(協)辦各類新材料博覽會、工業博覽會、納米展等。協會還承接了深圳市建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和器件、電池等領域的初中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 協會也通過開展系列服務與活動,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經驗、數據和資源,培養了一支專業服務隊伍,得到了各級政府、相關機構及企業的支持,連續多年獲得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獎。被國家工信部領導贊譽為全國辦得最好的新材料協會。 2013年,協會獲得深圳市5A社會組織榮譽,是深圳首個成立3年就獲得5A稱號的社會組織;此后幾年先后獲評首批“十大創新型社會組織”“四好商會(市工商聯)”等資質和榮譽。在行業發展中貫徹綠色和創新發展理念 在目前“3060”雙碳目標背景下,作為深圳市人大代表,我積極貫徹綠色和創新發展的理念,在深圳市和龍崗區人大常委會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積極探索人大代表專業履職橫向協作新模式,成立了深圳市人大代表綠色產業聯系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推進市人大代表的履職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 今年,又在“深圳人大代表綠色產業聯系點”舉行“市人大環保代表專業小組調研基地”揭牌儀式,在全市乃至全國首創探索代表專業小組入駐代表專業聯系點的工作模式。加掛“深圳人大干部培訓中心教學基地”,搭建了一個有效推動各產業積極參與碳中和、垃圾分類創新推廣和交流的重要平臺。 據調研,要達到雙碳目標,全世界還有一半的技術需要創新和發展,新材料行業首當其沖。我們希望為整個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創造一些新的氣象,包括從標準制定、產業生態的打造以及科技創新。同時幫助深圳企業繼續發揮改革開放前沿的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創新輻射模式,帶動周邊地區經濟、技術、人才發展。陳壽在2021年世界低碳城市聯盟論壇上作“循環經濟助力碳中和”的主旨發言
军婚第一次h圆房~h视频,卡Hai人妻av观看,卡通动漫第一页,卡通动漫第一页国产亚洲